20130616

桃姐

source: google

那天 post-call half day,回家後看了<桃姐>。

那時一直都想看,卻又很怕是那種倒模的催淚戲,雖然許鞍華的電影應該有保證;總之這樣那樣,最後都沒有進戲院看,反而現在在 PPTV 看了。看後覺得,這電影在家中看或許會比較適合。

許鞍華當然沒令人失望,從<女人四十>/<男人四十>中都知道她的戲真的很合我口味--她說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平凡得在你我身邊擦身而過也不會為意的人的故事。<桃姐>的也一樣--她只是一個家傭,一個馬姐,一個「妹仔」,無兒無女。電影沒有刻意賣弄桃姐的偉大或貢獻,卻從很多細節讓觀眾感受桃姐對這家人的照顧,已經遠遠超越純粹忠心打工的程度,她根本就已經把 Roger  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料。桃姐去到老人院後,不難知道許鞍華這次想說的是老人家的故事。曾經在老人精神科工作,亦曾親身去過老人院作外展,我可以告訴大家從電影中看到的都十分迫真--老人院就是這樣子,總會有一些比較老弱,了無生氣的老公公老婆婆,同時亦會有比較精靈的一群,亦真的有歲數不老但因長期病患而居住在老人院的中年人;最寫實的亦是電影中所有老人院的職員都是帶有鄉音的--(沒歧視的成份)但現實中真的有 99.9% 的老人院負責人都是這樣的。。不知是巧合還是許鞍華的心思呢?

這套電影中,我並沒有被 Roger 及桃姐中的關係而受感動,反而更喜歡老人院「老友記」中的互動,還有桃姐對自身開始年老多病的內心戲--葉德嫻的戲真的好到不得了!桃姐從來都是個捱得的人,一生都是逆來順受,她或許不懂得什麼叫正能量,但她一向就是積極地過活的人,有苦,就把它好好捱過就好了;雖然內心會有不安,但她就是不會隨便放棄--舊時的人,就是有這種我們這一代所缺乏的魄力。

這戲拍得好,演員亦演得好,可是華仔依然太華仔(他演戲總會令人有種「劉德華在演戲」的感覺,很難令人投入他的角色);不過節奏是比較慢,所以在戲院看可能會令人有點悶。。亦是為什麼我覺得在家中看會比較舒服!

值得一看!

==============================
*題外話說一句:

話說我看這電影的初段是用電影坐在客廳中開著 speaker 看的,那時廳中就只有我跟阿嫲二人。我一直在看時,她不知在忙啥的踱來踱去;然後電影來到桃姐中風一幕,這時我阿嫲忽然借題切入說:「呀~那天阿表叔告訴舅父什麼什麼藥可以預防中風,你替我看看這藥名!」於是我就唯有把電影停下來看她所謂的藥。看完藥後,她又一個接一個話題地跟我說話。忽然間我有點怪責自己的大意,只顧自己看電影,也沒想到跟祖母聊聊天,有多少機會我跟她可以在下午時候聊天呢!

可以的話,真的要分多點時間給身邊的長輩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