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看。王家衛」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看。王家衛」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130223

春光乍洩 Happy Together


"So Happy Together.....!"

繼續王家衛系列,而這電影一直都是王大導電影中想看又未敢看的一套。

故事情節,很簡單,就是有關一對同性戀人的離離合合;平實的黎耀輝被飄忽的何寶榮吸引著,縱然多次分手,最縈繞的仍然是何寶榮。

這套電影為王家衛帶來了康城影展最佳導演的殊榮,是不庸置疑的--因為從電影美學角度來說這電影真的一流;有點像現代版或男同性戀版的「花樣年華」,甚至比「花樣年華」更特別,單是那黑白色拍攝的那幾幕,已經有很強烈的味道。

王導演在這電影捨易取難,不說普通的男女愛情,反而轉說男同性戀者的愛情故事--其實無異,不論男男/女女/男女,一單戀愛起來,也是同樣令人像黎耀輝般盲目,像何寶榮般任性,是絕對沒分別。是否贊成同性戀是另一回事,不過一開場那幕「床上戲」對於我這個見識少的人來說是有點震撼。。。。或許是被梁朝偉張國榮那專業演出而震驚,真的完全豁出去的!不知道梁朝偉在拍攝時有什麼感覺呢?

可能始終是同性戀的故事,作為異性戀者的我比較難以投入,但那絕對沒有影響我對此片的欣賞和演員演出的讚賞,王大導依然好野!

Theme song 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HAPPY TOGETHER,彷彿輕快的音樂說著沈溺的愛情,很配合何寶榮和黎耀輝在阿根廷的一段相愛。


The only one for me is you, and you for me
So happy together!!!!!!

20130128

一代宗師 The Grandmaster


<網上圖片>

在未看此電影前,心中一直心大心細究竟應否入場看。

看的原因很簡單,當然是因為王家衛;之前看過他的電影都全是DVD碟,一直沒機會在戲院欣賞他的作品,現在難得機會來臨,加上身邊好些喜歡王家衛的人都大讚好看,絕對有理由要入場。但同時亦對這電影有些隱憂,電影以武術為主題,當然已經心中有數跟甄子丹那種<葉問>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亦猜想王大導必然以唯美的方法拍攝武打場面--不過問題就來了:明明功夫是節奏很明快才好看,那出自王家衛的手又會變成怎樣子?

掙扎了一陣子後還是買了票進場。

畫面,無庸置疑貫徹王家衛的風格,極盡唯美,完全滿足到眼睛的索求。至於劇情,假如有人覺得劇情薄弱,說來說去還不是報仇和曖昧,我會說他們根本不認識王家衛;王家衛的電影,從來都是在說思想說道理,多於說故事。這套「一代宗師」,假如拉闊一點來看,或許會感受到他在說的,是大時代下的所謂武林,所謂江湖,所謂勝負。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氛圍。葉問說:「我四十歲前未見過高山。現在才知道,最難過的,是生活。」江湖也不比生活難過,在江湖中的大道理,也在這電影很坦坦白白地一一道出。至於葉問和宮二之間的情感,以鈕扣來交待那含蓄的牽掛和心意,簡直是王家衛的拿手好戲。

王家衛的電影零碎且節奏慢,是早知的事,不過也略嫌這次有點過火。首先要說的當然是一線天那部份啦,刪剪到沒頭沒尾,感覺突兀,如其說是「留白」還不如去蕪存菁吧。另外就是在金樓那好幾段對打的場面,每一次都把每一個妓女或叔伯都影一遍,我覺得有點兒太多。。。那部份連我也覺得有點悶呢。

至於演員,雖然這次主題似乎是葉問,但描寫宮二的篇幅好像更多更細膩。章子怡這次的表現的確令我改觀,她收起嬌艷的一面,飾演倔強好勝的宮二,真的很有型!

以剛強的武術說道理和在明快的功夫場面中顯現美感,絕對是很大的挑戰(雖然不明白為何要拍10年)。我會說這電影拍得好,但在個人來說還未算是我最喜歡的王家衛電影。

預期中兩極化的評價:自問喜歡王家衛風格的人,值得一看;相反,我會勸你不要冒險了,一般人都難以接受這種「武術」片,130分鐘對他們來說,應該太長了。


20120226

2046


繼<花樣年華>後,另一齣我看過的王家衛唯美之作。

「每個人去「2046」都有一個目的
就是找回失落的記憶
因為在2046,沒有任何事情會改變
沒有人知道這是不是真的
因為去過的人,
沒有一個人回來過…」

2046,予人一種未來的感覺;在電影的開首,也是以超現實的手法帶觀眾進入前往2046的火車。但其實,火車即使向未來進發,去2046的人為的卻是尋找過去了的記憶中的痕跡。主角周慕雲,在經歷了與蘇麗珍的一段情後,他到處留情;他和蘇麗珍在2046號房間中的回憶,成了他心中一道秘密--雖然他以為他已經把秘密留下給樹洞。誠然,他的心其實一直留在2046;他好想回去,他甚至想再搬進2046的房間裡去。後來他搬進了2047號房,卻跟2046房號的人不斷地糾結。對於周慕雲來說,2046等於蘇麗珍,2046等於殘留的回憶。

「一個人從2046離開需要多長時間
沒有人知道
有人可以輕易而舉地離開
但是,對某些人來說
就需要花很長時間
你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甚至會遍體鱗傷…」

周慕雲要從2046離開,亦即是他決意要放下蘇麗珍;要從回憶的沈淪中抽身是很困難的事,有很多人甚至沒有離開的勇氣,就一直留在2046。周慕雲刻意要埋葬過去,即使很寂寞,即使很傷痛,他還是坐上了從2046回來的列車。

2046年,在電影開拍那時來說,是很長的時間,王家衛就是以時間的概念而編寫了這個劇本。究竟在2046中,是否真的不變;究竟永恆不變這回事,其實存在在這世界上的嗎?

王家衛在這電影中延伸了「阿飛正傳」和「花樣年華」的故事和畫面,露露的,周慕雲的;那些在鏡子前輕挑的舞步,在計程車內的倚靠,如絲如縷的輕煙等等,等等;甚至連背景音樂,也跟前兩套電影的感覺很相近,只有看過這兩套電影才能有代入感。隨了在美指和攝影風格保留了典型王家衛+杜可風+張叔平的鐵三角風格外,科幻那一部份也予人驚喜的美豔感。

看罷「花樣年華」和「2046」後,對梁朝偉的魅力真的無庸置疑,由他來演周慕雲這角色也有足夠的說服力,因為任何一個女性遇上他也應該擋不住架。在王家衛電影中出現過的眾多女星,我最喜歡的始終是張曼玉;可能是珠玉在前的關係吧,也可能是為了配合王家衛電影的風格,鞏琍和章子怡的演出總好像有同出一轍的感覺(其實都演得很好);反而劉嘉玲和王菲依然能演出各自的個性;至於木村,他還是留在2046的火車上比較合適,那個在60年代把頭梳起的模樣有點格格不入呢。而另外一位「男主角」張震呢?隨了在露露的照片中出現過一秒外,他那裡有演出過?(或許被王大導留了在2046回不來了?LOL)

後話,雖然我很欣賞這部電影,但假如在戲院中看的過,就要更多耐性了…… :P
還有,Wikipedia 說這電影部份內容改編自劉以鬯的「酒徒」,有時間找這本書來看看。



來聽一下它的主題背景音樂…好懾人的感覺。


20110910

花樣年華


花一般美的電影。

這故事的大綱其實很簡單,張曼玉演的蘇麗珍,梁朝偉演的周慕雲,鄰居關係的兩對年輕夫妻;他們各自的先生和太太卻背著他們走在一起。因著這個原因,他們亦慢慢走近,或許是種安慰,或許是種鼓勵,無論如何他們都不可以讓自己像另一半般愛上對方;可是儘管他們如何竭力地抑制著自己,愛意還是在不經意中滋長著--可是最後,這份愛只成了一個被藏在遠方某個洞穴的秘密,永遠永遠。

這套電影,從鏡頭的安排,戲服,場景,對白,背景音樂…全都是那樣唯美。那些不聚焦的畫面,鏡子的倒影,珠簾下的朦朧感,蘇麗珍的旗袍和婀娜的身段,甚至連周慕雲從口中吐出的煙,也是美得令人無言……即使主角間的對話不多,我的眼睛依然是一分鐘也離不開螢光幕;我欣賞過的電影不多,這是第一套讓我覺得能真正感受到美感的電影。導演利用高超的手法,令觀眾在主角沈默無言的中間,亦能感受到這段既拘束卻又充滿渴望的關係,當中的矛盾之大,在王家衛的鏡頭下,溫柔而實在地演譯出來。而且,在電影中,隨了演員外,彷彿連死物也會演戲,例如那盞街燈…

張曼玉和梁朝偉的演技當然無庸置疑,兩者間我覺得蘇麗珍的內心戲比周慕雲的較難演,而張曼玉毫不費力就把表面上守禮理智但內心心亂如麻的蘇麗珍演活了出來。主角間的對白不多,但有好幾句印象很深刻,未必是很有意義的對話,但我聽後感覺很大。

「未結婚既時候,自己一個人做得好就夠;但結左婚之後,淨係自己一個人做得好都唔夠架」

「你估…佢地係點樣開始既呢」

「現在我知道了,很多事情不知不覺就來了」

片頭片末,畫面都打出了一段文字,感覺就像在欣賞一部小說。這電影的英文名字叫 "in the mood for love",第一次覺得香港電影的英文名字是如斯貼切,沒錯「花樣年華」確是一部愛情電影,但王家衛用力打造和最令人沈醉的,其實是當中的情懷主角的思緒,是一種感覺,一種氛圍,所以叫 "in the mood for love" 最貼切不過。

最後,不明白為什麼電影叫「花樣年華」的話,看過它的官網會發現,可能是來自以下這句話「崔護重來伊人杳,花樣年華已凋殘」。



PS- 好想買它的 soundtrack,找到的話也該會買下它的碟

花樣年華官方網頁:
http://www.wkw-inthemoodforlove.com/
認真看一看當中的故事大綱,根本就是一篇出色的散文故事


背景音樂也很好聽

Nat King Cole-- Te Quiero Dijiste 




Nat King Cole-- Quizas




Aquellos Ojos Verdes



20110828

重慶森林



朋友的介紹下,看了第二套王家衛的電影--「重慶森林」。

可能電影的背景比較熟識,加上電影的情節比「阿飛正傳」流暢一點,所以感覺上這戲比較容易使人投入。

我不知道電影中有沒有特別的喻意什麼,但我確實很喜歡這說故事的方法,跟一般的電影很不同--沒有開頭,也沒有正式的結局;不知不覺間你就被帶到這個人的故事來,看到了他某時段內發生的事,之後呢?沒有之後。曾經好喜歡讀陳慧那些散文式的故事,自己也偏愛以這種手法寫故事,所以看起這電影來,特別歡喜。

就以個人最膚淺的角度來看,把它當作單純的愛情故事(特別是王菲跟梁朝偉那一段關係),它當中的比喻和對白也很精心獨到:以罐頭帶出保鮮期限的比喻,雨衣跟太陽眼鏡的比喻,梁朝偉跟屋中物件說話的比喻……這些都令我偏心地加了分;其實,有關愛情的理論和比喻,在這世上實在有太多太多,一年也有幾十部有關愛情的電影,但跟「重慶森林」相比,大部分的都會被比下去。

看電影的時候,也以為金城武/林青霞那一部份會在片末再出現,(最後當然沒有)使得電影中的前一半跟後一半好像完全不相干的故事;但其實,編導在電影不同的位置靜悄悄的安排了幾位好像毫不相干的主角有碰面的機會,就是那種擦身而過的陌生人,你根本不會意會到那人的存在;而那人事實上也在另一邊廂發展著自己的故事;這跟金城武在電影一開頭的獨白作了個呼應:「每天你都有機會跟別人擦身而過,你也許對他一無所知,不過也許有一天,可以變成一個朋友,或是知己」。除此之外,前後兩段故事中的主人翁也有些相同之處:例如金城武和梁朝偉都是當警察,都是剛失戀,而林青霞跟王菲也經常戴著一副圓圓的墨鏡。以上種種,你說,這不是高手的安排,是什麼?

失戀的人的空虛,金城武和梁朝偉都以不同的方法演譯給觀眾欣賞;你也許會笑他們無聊,說他們浮誇;但我這個不切實際的人,卻很有共鳴。

這就是我對「重慶森林」一見鐘情的原因。

20110823

阿飛正傳


想說,其中一件令我喜歡現在工作地方的事,就是在 call 房有很大量的電影碟--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不同類型的電影都有;不知道是誰提議的但這真的是很好的政策!而且負責買碟的朋友的口味也很好,當中有很多很多電影我都很想看!

之前看過一次「志明與春嬌」,不過那時還未發起寫review這神經,所以都沒有特別提(也幾乎忘了看了哪套電影)。

這一次 call,隨手選了「阿飛正傳」,不是因為王家衛不是因為張國榮,純粹覺得「好像很經典的電影,不如看一看吧」,就播起電影上來。(很可惜當值房中的電視是超迷你舊版電視…假如至少有 LCD Mon會更為感動!)

好,在完全不知道故事大綱的情況之下我是看得有點迷失的,因為其中某些剪接有點像喝醉到斷片然後意圖回想的感覺;但是,在我詞窮的情況下,我想說的是,當中的氛圍好正。好喜歡好喜歡旭仔糜爛的感覺(最近都在沈醉糜爛的世界裡),張國榮演的旭仔,十分迷惑人心,也是十分具破壞性,基本上一開始遇到他,被他盯中,就只有注定不幸,蘇麗珍是,Mimi 也如是。旭仔的性格來自他的恨,他恨他的養母,然後他就以浪費自己的生命來作報復,甚麼也不放在眼內,甚麼也不著緊,甚麼也豁出去的人,最令人惱恨,也沒辦法贏到他。旭仔的內心,相信是痛苦的,不羈,只是他對命運失望的掩飾。

電影中粒粒巨星,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劉德華張學友潘迪華,除了張國榮特別突出外,其他誰也沒搶誰的鏡,卻是個個同樣光芒盡現(除了最後的梁朝偉十分突兀之外)。看罷電影後,到網上作一點搜尋,大概知道了這電影原本是計劃有續集的,所以鋪下了梁朝偉的伏線;但後來因為嚴重超支加上票房失利,因此續集也像無腳的雀仔般飛沒落過地,甚至一出世便死亡了。

我沒看正式看過王家衛的電影(除了My Blueberry Nights外),拍攝/剪接手法我是在閱讀過一些講解的文章才了解多一點,但不需要這些知識也能感受到一鼓說不出的感覺(俗語所謂:好有 feel);配樂嘛,更加是絕頂,梅豔芳主唱的一首「是這樣的」,從一開始的節奏到梅豔芳的歌喉都是無懈可擊的,加上張國榮瀟灑又有型地扭動,或是他對著鏡一絲不苟地梳著頭,整個畫面,很唯美。

據說這電影是王家衛的入門級,其實我沒特別指定要認識王家衛,但以此來做近來看電影的主題也未嘗不可,且看看我對會否因此迷上王家衛。


有些經典的對白,不得不 quote

旭仔:「十六號,四月十六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這是我好久前就聽過的對白,哈,好經典

旭仔:「我聽人家說,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可以一直的飛呀飛,飛得累了便在風中睡覺,這種鳥兒一輩子只可以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無腳的雀仔,應該好多人未看過「阿飛正傳」的人也會聽過的比喻(例如我),這個比喻很具體,只要一說已經能自動想到它的結局


最後,附上主題曲「是這樣的」和「阿飛正傳」的 trailer







我的評語其實很小朋友和表面,以下這連結是我暫時看到比較詳盡的分析

http://moviemaniachk.blogspot.com/2008/04/blog-post_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