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
我在伊朗長大>這電影是宏觀地認識伊朗的話,那麼這套<伊朗式分居>就是微觀地帶出伊朗的風格。
Simin 和 Nader 結婚14年,有個11歲的女兒。Simin 為了女兒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堅持要老公跟她們母女一起舉家離開伊朗;可是 Nader 要照顧年老且患有 dementia 的爸爸而反對移民;因為意見不合,他倆唯有申請離婚。Nader 要找人照料他的父親而請來了 Razieh ,但原來 Razieh 是暪著老公去打工,而且身懷六甲。因為一次意外,Razieh 小產,失去了孩子。她的丈夫堅持要控告 Nader ,弄出一連串的風波。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電影中的男主角十分孝順,即使父親的dementia 已經嚴重得不能照顧自己,甚至不認得他,他亦完沒想過要放棄父親;每一次他帶同父親外出時也會替他穿戴得整整齊齊--我不知道這是否在伊朗的常態,但從這處我看到,男主角對他爸爸有多尊重;相反,在資源更加豐富的香港中的老人家,也未必能得到如此的待遇。故事中的妻子堅持要移民要走,看起來好像很不孝,但又可以單純地說她有錯嗎?她也只是為女兒的將來著想,希望女兒有更多機會看外面的世界。一個重視長者的晚年,另一個則看重年輕人的將來,魚與熊掌,真的如何取捨?除了家庭這本難念的經,伊朗的人還有多本可蘭經;從這戲中,不難感受到他們對可蘭經的尊敬和遵從,甚至連故事的起伏,也是因為可蘭經而左右了角色的決定。
一個小故事,沒有什麼大道理,但足以令大家了解伊朗人在各方面的一些思想或行為模式。例如:原來在伊朗,結了婚的太太要問準老公才能出來工作;女性要照顧男性老人家時,可能要即時打熱線查詢自己有否犯下教規;原來在伊朗審判的「法庭」,就是原告和被告兩方同時在場,再加上一個疑似是法官的人,就一同「三口六面講清楚」;原來……等等。
這套電影得到很多好評,亦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看畢這點,不難明白它在奧斯卡中得獎的原因,因為是很典型的電影類別--帶一點爭議性,加一點真實,在加上在伊朗這地方的出品,因此變得特別起來;不過回想一下,那些夫婦間的分歧,窮苦家庭中的無奈,相同的戲碼在香港的家庭也同樣在上演著。有時候,從我的病人口中所聽到的故事,那種「大龍鳳」的程度,比起電影中的橋段,分分鐘有過之而無不及。
演員們都演得很好,可能全都是不認識的臉,所以真的很有真實感,哈哈!唯一的不好處是,戲內很多爭辯的場面,聽他們在咕嚕咕嚕說一堆聽不懂的話,感覺……有點吵…… LOL
喜歡研讀社會現象的朋友可以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