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30

錯愛



「醫生你好。」
六十歲的她,精神煥發地緩緩坐下。

「哈囉。」我微笑著跟她打個招呼,對過名字後問道:「最近怎樣呢?」

「現在的我,很開心哦!」她架著副眼鏡,從容的容貌看起來只有五十多歲的樣子,以前抑鬱症的陰霾已經難以在她臉上找到一絲痕跡。

「是嗎?有甚麼令你開心呢?」

「我現在每天都去做義工,又學跳舞,交到很多朋友。以前的我,一個人在美國負責養大幾個仔女,又要工作。五十多歲退休回港後,一直不適應--不適應香港的生活,不適應無所事事的生活,抑鬱症就不知不覺襲來。現在吃著藥,好多了,又再找到很多活動充實自己,不會再悶悶不樂了!」

她已經完全康復過來,穩定了很久,只需要幾個月才回來覆診一次。

「那麼,跟先生的關係可好嗎?」我第一次見她,剛巧看到檔案中有提到她跟丈夫的關係,所以也略略問一下。

她擰擰頭,「我們住的是村屋,現在分在不同層數,那就相安無事。醫生,你知道嗎,他曾經要求我做『那回事』,可是我不肯。我覺得他很髒,因為他原來連男人也喜歡。我真的接受不了,所以現在分開睡,是最好的相處方法。」說罷,一副淡淡然中,帶點無奈的表情。


聽罷,我久久未能定神過來,沒想過這比戲劇更戲劇性的劇情就發生在眼前的太太身上。她離開診症室後,我不禁去猜想,那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她先生,會是因為世俗眼光才跟她結婚生子,但到最後卻還是壓制不住那潛在的意識而讓太太知道嗎?那她呢?知道那一剎,有怎樣的感受?

她怪他髒,他又會怪她的不諒解嗎?

誰人有錯?還是因為社會世俗的目光才造成的悲劇?

嗯,我不知道,異性同性雙性戀這議題太多爭辯。我只願,大家都能找到真愛,不要再因為其他原因釀成錯愛。


20121128

無藥醫的小病

最奄悶的病就是那種令你身體周身骨痛,十分疲勞,鼻塞塞,喉嚨乾乾涸涸,痛又痛唔哂,有點怕冷但又未至於發燒的那種傷風症狀
因為其實沒有太多藥物是真的很有效地對付這些病症
當然,我都不想有咳/流鼻水…每次都抹鼻抹到鼻子甩皮,每次一咳都幾個月才斷尾
哎,快點好返啦!!!!!


BTW 點解我仲未收到稅單既?

20121125

癲佬正傳


剛看了一套,我認為在香港精神科工作必看的電影!

這電影是改編自一件真人真事。在八十年代的香港,政府在精神科上投放的資源很少,專門負責精神病患者的社工(馮綷帆)要到處走訪不同的病患者,感到力不從心。當中一個病人(秦沛)因為精神病復發,在兒子的幼稚園內用刀亂斬老師和學生,做成慘劇。

話說因為跟家人聊起天水圍剛發生的斬人事件,爸爸就提到這件在1982年發生的這單<安安幼稚園斬人事件>,所以就立即想看這電影。其實一開始工作了不久時,已經有前輩跟我們說過這件轟動社會的事。聽說,當時的香港,正如電影中所反映的一樣,對精神科的服務投放很少資源。精神科醫院就只有青山這一間,當時做精神科的醫生又少,配套又少,更莫說在社區上的 CPN (Community Psychiatric Nurse)或社工。因此,病人在社區內的康復進度或精神狀態往往都未能緊密觀察。現在的精神科在病人的復診頻密度是有設立一個名位 PFU 的制度,根據病人過往的傷人或暴力的紀錄來設定需要為他們安排的支援。而這個制度,據前輩所說,就是因為這件幼稚園斬人事件後才開始設立。

一邊看這電影,一邊在心中比較30年前和30年後的今天的分別。精神科從來不是一科容易的專科,我們要看顧要考慮到的,不單單只是病 (disease),而是病人的整體。很幸運地,這數十年間不斷有新而有效的藥物推出,幫助了些可能在數十年前藥石無靈的病人;亦很幸運地,我工作的醫院在開藥時沒有就成本問題有太多制肘;可是,卻又真的有很多暫時未能完全治癒的病人,在醫院一住便住了幾十年。電影中講到,那時候醫院的床位很緊張,不是「死人冧樓」也不會被收入院,而即使傷過人的病人亦可能只住半個月便被送出院。我不清楚那真實程度有多高,不過也有略略聽過前輩說,以往醫院內的床位根本是床貼床,一行就是五十幾張床,在我的幻想中,跟個集中營沒多大分別。現在,我們對於病人入院及出院都有很謹慎的考慮,像我這種經驗尚淺的,往往都需要有senior 的意見才可正式將安排病人出院。假如是危險性高的個案,出院後會安排職位較高的醫生覆診,又有個案經理及社工,有些更會直接安排病人到宿舍居住。如此一來,就可減低他們在出院後因不吃藥或壓力而誘至病發的風險。

這部戲除了揭露精神科資源的不足外,其實亦觸及到兩個值得人反思的課題--第一是外界對精神病患者及康復者的接納。八十年代,不消說,歧視絕對比今時今日嚴重得多。電影中有段葉德嫻跟馮淬帆的對話我覺得很有意思,葉德嫻的問題直接地反映了當時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的看法和無知,而馮淬帆的回應就正好提醒了大眾的一些偏見。過了三十年,各方面都進步了不少的社會,對於精神病,特別是精神分裂的病人,又有否完全放下了有色眼鏡呢?坦白說,我覺得還未有。有不少只有焦慮或抑鬱症的病人或家人都問過我,「醫生,我之後會唔會都變左好似個啲痴線架?」從他們的用詞就可知道他們的想法。亦有很多精神分裂的康復者,他們說在找工的時候都不會告訴別人他們的病歷,因為別人一旦知道的話便很難找到工作。由此可見,大眾對康復者都抱有很大的戒心。可慶幸的,是不同的復康機構愈來愈多,一些庇護工場,或輔助就業總算可以替病人們融入社會。

第二個值得反思的,是我們在精神科內工作的態度。電影中的馮淬帆,在訴說為精神病人服務了二十多年的苦和無奈--有些人完全不領你的情,亦有些人即使你如何落力照顧亦落得悲劇收場,有時候那有心無力的感覺,很容易會令人失掉拚勁和熱情。坦然,即使我在這行的資歷只有年多,但亦有遇上過明明很努力去醫治他們卻未如理想的個案,特別是一些較年輕的病人,我會特別上心,希望真的使他們能享受一個年輕人應有的生活;亦有很多是家人的阻力而阻礙了病人的進展,有時候他們的態度真的使人不憤和氣餒;可是,在醫管局這個制度下,我們可以做到的,又有幾多呢?

這部電影真的拍得不錯,是爾冬陞的處女作。很活生生地解構了當時精神科的種種,卻不會有說教的感覺;而且原來連梁朝偉和周潤發也有份扮病人;去到幼稚園斬人那一幕,看似十分誇張但卻真真正正曾經發生過;看畢這電影,有一點點悲,亦有點點無奈;不過同時也提醒自己,在能力範圍內,更努力為他們多做一點。而且打從心底向那些很有心機的 CPN 致敬,他們的確為不少在社區的病人帶來很大的支援呢!


PS:在 PPS 有得看。在28分鐘開始,秦沛向葉德嫻講精神病人所面對的問題,很真實很有意思。他提到自己在青山醫院住過幾年,「青山好靚架,有花園可以散步啦,有康樂室打下乒乓波,捉下棋呀,去圖書館提下書」,哈哈,覺得有點搞笑,因為青山真的幾靚架!當年還是學生,第一次到青山參觀,外牆靚到覺得自己去了參觀豪宅呢!


20121121

Burn after Reading


前幾天看了一套輕鬆搞笑的電影。

好久之前買下的 VCD,買的原因是因為當中的卡士。忘了什麼時候買,但那時的我應該只認識 Brad Pitt 和 George Clooney;到這次拿出來看時,才發現還有 Tilda Swinton 和 John Malkovich(在電影 "RED" 中見過他),5個主角中有4個是認識的,看起來也頗有親切感!(在 IMDb中才知道另一女角 Frances McDormand 有在最近期的 Transformers 中出現過,不過沒甚印象…)

故事內容其實離奇中帶點不真實--John Malkovich 演的是一個被炒了的前 CIA 人員,因為被炒魷後無所事事便打算寫個回憶錄出書,怎料被在健身室工作的 Brad Pitt 和 Frances McDormand 拾到他的光碟,他倆以為是 CIA 的一些驚世秘密,打算用這光碟來敲詐一筆。Tilda Swinton 是 John Malkovich 的老婆,但一直想跟他離婚,而且跟 George Clooney有婚外情;但剛巧地 George Clooney 又同時搭上了 Frances McDormand,這五個人就因著這隻光碟,弄出錯綜複雜的一連串事件來--明符其實的「搞出個大頭佛」。

雖然故事背景又 CIA 又跟蹤又陰謀論,但其實是一套笑片,引到我一個人看到卡卡笑。每個角色都十分十分突出--Brad Pitt 那個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健身教練,George Clooney 那花心又細膽的中產,John Malkovich 那竭斯底里的「工又無老婆又走佬」的失意中年漢,Tilda Swinton 那女強人控制狂,還有那一心只求整容抽脂找個男人的 Frances McDormand--全部都好好笑!

是一套認真的搞笑片,而且還是粒粒巨星在搞笑,那熱鬧的感覺有點像香港以前的賀歲片。一個人無聊時或一班人 gathering  時也好適合看!


20121120

坐定定看TBB台慶


向來星期一都沒甚麼心機約朋友,所以今天一放工便早早回家。跟爸和嫲吃過晚飯後,便打算等看大太監(是的,我近期竟然很師奶地喜歡看「大太監」,入面的演員的演技都算不錯看,而且我好喜歡聽那些充滿四字成語很文縐縐的對白,米雪這個慈禧太后好好看 LOL)。怎知,在廳閒著閒著,才忽然發現電視在播台慶!原來今天是台慶(即是無得看大太監 T.T

我這個小時候也算是電視汁撈飯長大的典型港女,在媽這TVB死硬派粉絲的影響下,幾乎是被無綫的節目浸大的。印象中,還在唸小學的我是會期待某些大型節目,例如:台慶,香港小姐,勁歌金曲,還有兒歌金曲。那時的日子很簡單,跟家人一起看電視已經很開心,可以看畢整套節目的話,更是滿足。

後來升上中學後,開始會上網後,便開始脫離了看電視的習慣。可能晚飯後不久便躲回房間上網或是溫習,因此即使在家吃晚飯,也可能跟爸媽見面的時間也很短。身體在家,卻只顧跟朋友交流,房門外的家人卻懶於去理。

到了再成熟一點才留意到這問題,發覺單單吃飯時跟家人閒聊幾句是不足夠的,於是便開始嘗試陪他們看電視。我嫲嫲只是很簡單的老人家,不會看英文台,家中沒有收費電視,亞視就不用說也不會看啦,所以基乎都是在看TVB。老實說,有很多劇集和所謂綜藝節目真的悶得要命,很多時一邊看一邊也忍不住在按電話--(話說回來,有一次我很佩服自己,竟然可以陪他們看畢整個胡楓80歲的大雜燴 show,悶爆!!)。但與家人的溝通,很多時都在看電視時談這個笑那個,慢慢地建立出來。畢竟你很難每每都跟老爸用摸酒杯底談心事的方式來聊天吧!(而且我家中亦不習慣這一套 LOL)

就像今晚的台慶,都是沒甚營養嘻嘻哈哈的一個騷。沒有高深的道理或驚世表演,但至少我跟老爸都笑了,你又說說這個主持,我又笑笑那個藝人,阿嫲就在打瞌睡中突然醒來又加插兩句,輕輕鬆鬆就過了一晚。一家人一起看電視,總比各自各做不同的事好。其實有時候,不費分毫,也能感受幸福。:)


PS的話:雖然沒有大太監,但看台慶又比看那悶死人的<愛。回家>和<名媛望族>好,那兩套劇真的好悶……

還有,我爸是很留意娛樂新聞的人(其實各類新聞他都能記得很仔細),所以對於藝人的認識,他應該比我還要多。


20121115

阿嫲說故事

電視新聞剛好談到中共十八大的事情,無聊心血所至,問了我阿嫲一句:

「如果現在有人邀請你入共產黨,你會入嗎?」

她立即很快地答我一句:「如果要批鬥,我才不要!」

我笑笑她,「我說的是現在的共產黨啊,又不是文化大革命,現在沒有批鬥的啦!」

「文化大革命時我已經來了香港了。但在那之前,我還是十幾歲女,才是最慘的日子呢。」

就這樣,阿嫲又開始娓娓道來說故事。

「還在文化大革命時,已經開始批鬥地主。太公當時是地主,所以被捉走坐了五年監。那時候其他人還未需要捱餓,但我們家的糧食卻被他們鎖起來;每天每人就只准拿一把手多的米,一手拿到多少就有多少。一家人拿著那點點的米,加好多好多的水去煮,米就只有那一點點,再加些蕃薯就是一頓。那時候,我瘦得兩個膝蓋比大腿還要粗!」

「到真正文化大革命時我已經嫁到香港來了。那時我才二十五歲,就跟你現在一樣大,剛生了大姑姐,才三個多月大。當時鄉下沒飯吃,於是我就一個人,背抱著大姑姐,帶八包麵粉和煮了一大桶油帶過去…」

「麵粉?只有麵粉有什麼好吃?」

「就是用來包包水餃,叫就是叫水餃,實在是沒有餡的!那時還有個同鄉托我帶些錢回去,如果從香港直接匯過去,寄一百蚊就只剩下二十七蚊!於是我把那些錢買金條,等到大陸再賣出金條換成錢,然後就帶著八條麵粉跟那一大桶酒回大陸。中途要經過海陸豐過一晚,那裡有一些圓桌就直接在上面睡,我整晚都在緊緊抱著那些金條。」

「好不容易,終於到了流沙(潮州一個地方)。竟然下起傾盤大雨!我又背著大姑姐,連鞋都弄丟了,狼狽得很!我都算幾叻,找到一個踏單車的人就坐那單車到鄉下去。去到鄉下,有鄉里看到我:怎麼這個人有這麼多食物?是從香港來的嗎?後來才認得到我,跑去告知你阿爺的弟弟。然後,我就把那八條麵粉分給幾家人,每家幾條……那時我才二十五歲咋!」

阿嫲說到七情上面,抑揚頓挫,真是一個好會說故事的人。

分別的是,她說的並不是故事,而是她活生生的經歷。


「如果現在有人邀請你入共產黨,你會入嗎?」

20121114

土耳其之旅-Cappadocia 篇 Part IV


我們在 Cappadocia 前後只逗留兩天,兩天的行程都是相當緊湊。單是第一天的風景已經美豔得令人讚嘆不已,接著來的又會怎樣呢?

在 Cappadocia 的第一晚我們很早便入睡了,為的是第二清早的重頭戲---

坐熱汽球

出發前往土耳其前,有位前輩就剛從這裡旅遊回來。他告訴我說:「可以乘坐熱汽球的地方不多,其中一處是澳洲,一處是土耳其。兩處所看到的風景是截然不同,卻各有特色,絕對值得一再觀看。」碰巧小妹在遊玩土耳其前的數個月才剛從澳洲的 Cairns 嘗了人生第一次的熱汽球,興奮的回憶還未消散前,竟然再有機會敖遊萬里高空!


這裡的熱汽球公司實在五花八門,懶惰的我們都只是透過 Hostel 報名便算。比較過價錢,原本想選比較早出發的 Anatolian 公司的,可惜已經滿額了,唯有選比較晚一點出發的。

曉陽初升,雖然零晨四時便要起床,但興奮的心情蓋過一切疲倦。

我猜大部份的公司也有包早餐。我們先被帶到市集附近一間小餐廳,跟一群來自韓國的旅行團團友一起吃早餐;他們還真準備充足,連即沖咖啡,泡麵等東西都自備呢!

早餐過後,便乘車到熱氣球起飛的地點。沿路已經看到不少七彩繽紛的熱氣球升上半空,每見到一個,心裡便忍不住尖叫一聲。好期待待會兒的風光呢!

~我的signature影子自拍~
終於,終於下車了!踏在乾旱的草地上,一步一步的爬進籃子內,心跳便不期然的加速起來。


這是我在籃子內徐徐升起時所看到的景象。二十多顆色彩斑爛的熱氣球在我眼前同時高飛,在那一望無際的土地上,映照著高低起伏的山巒--我恨不得我的眼晴就是一部攝影機,能直接拍下眼前所見到的然後輸入我的腦袋中!



熱氣球一直往上飛,感覺上比澳洲那次升得還要高,還要遠;印象中,駕駛員好像說有升到一千公里(還是一千里??)那麼高。我不知道 exactly 那有多高,我只感到,我好像快要離開地球表面了。地面變得遙不可及的遠,俯瞰延綿不斷的山丘,遠眺的是若隱若現似有還無的雪山,無邊無際。




一生人有幸看過如斯美景,那一刻真的想過,當下即使死了也於願祝矣。

在天上飛翔了差不多兩小時後,終於要降落到地面。第一次坐熱氣球時不怕死,是因為天真地以為不會有意外發生,怎料我們從澳洲回港後便發生了紐西蘭有熱氣球在半空爆炸的意外。這次再挑戰,整個過程很平靜很順利,沒有一點點意外。

再乘車回 hostel 時,才是早上九時多;我們連跑帶跳,立刻走上旅遊巴,繼續開始我們下一節的 Red Tour!

TBC....


Walk the Talk


最近看了這套澳洲的電影--Walk the Talk

故事內容大概講述一名沒有固定職業的人 Joey Grasso,總是在參加不同的什麼人生啟發課程,常常把那些課程上的一些句子放在人生上--雖然他一些都沒什麼成就,但總抱有希望他終有一天會夢想成真。直到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潦倒的酒吧歌手,他對她一見鍾情,為了替她實現成名的夢想,他問那因車禍而導致下身癱瘓的女友從那筆賠償金中借錢,開設了一間經理人公司--儘管他手上的藝人就只有一個。完全不熟行的他處處碰壁,直至最後,他竟然想到以「假綁架」的方法去製造輿論來替女歌手帶來知名度。

看畢這套戲,其實我不太清楚它的定位。是套勵志戲嗎?因為男主角總是不停在講一些「希望在明天」的「金句」(老實說講到我覺得有點煩的感覺),但最後的結局又有點騎呢;那是套喜劇嗎?坦白說,我又不太能感受到當中有什麼笑位。一邊看就有點點迷網,究竟是想認真,還是想輕鬆?

電影中的主角,常常提到做人要有夢想,沒有夢想就什麼都不是。這個我好認同啊,所謂「人一世物一世」,若果只是營營役役地過一天數一天,那何時才數到七八十歲?沒有希望的人生,就像是單有軀殼欠缺靈魂的身體。就像我的工作,有時候對某些病人而言,那一點的希望可能就是支撐著他繼續生存的重要支柱。可是,這套電影中亦令我們反思,究竟對夢想的追求,要去到什麼地步呢?處處太小心翼翼,太循規蹈矩,不跳出框框看似是成功的阻礙;但過度不顧現實後果地去尋找難以實現的理想,又可行嗎?看著這電影,其實我不太認同主角那所謂追求夢想的路--一來他的「夢想」很單純地源於他對那女歌手的迷戀,根本不是從自己出發,膚淺又不實在;二來,在他實踐這個夢想的途中,他一直都是問自己女朋友拿錢,什至有欺騙感情的成份,這個我覺得絕對不能接受。要實理夢想,第一原則是靠自己,以不壓榨別人的利益為大前提;要不然,人人都去欺詐別人,要成為有錢人又多難?

要實現夢想,絕不是靠三兩句口號,紙上談兵的道理一大堆就能夠成事。如何在現實的世界中一步一步將不可能成為可能,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退,要拿掐得宜,才是成功的秘訣。


20121105

Léon (這個殺手不太冷)


因為這一年來才開始燃起對電影的興趣,因此很多經典的電影可能都不太認識。這,是其中一套。

已經是十八年前的電影,但在如今的2012年欣賞,完全沒有落伍或殘舊的感覺--或許就是這樣才能成為經典。

故事描繪的是一名殺手和一名女孩間的感情。他的心就像一塊結冰多年的冰塊,而她的率性就像一個小火把,把他冷漠的內心一點一點融化。不是那種催淚式的勵志故事,但看到 Leon 因為 Mathilda 而帶來那含蓄但關切的微妙變化,自不然竟有一種內心溫暖的感覺。如電影中的比喻,他原先就像那棵沒有根的植物,獨來獨往,慢慢到後來,連他也承認了自己對 Mathilda 的愛--如他這樣的一個人,你會明白他在最後選擇做的事。轟烈但溫柔。

整套電影的焦點就在兩位主角上--Jean Reno 那戇直中帶點冷酷的樣子,正正就把 Leon 這非一般的殺手的性格顯露出來,充份地讓人感受到他如何在表面上竭力地抑制著他對Mathilda 的感情在內心一天一天地建立起來。當他面對著充滿鬼主意的 Mathilda,有時候那呆掉了的樣子也頗有喜劇效果。至於飾演 Mathilda 的 Natalie Portman,在她身上你會知道什麼是「天份」,當時才只有13歲的她,第一次在大銀幕上演出就有如此出色的表現;看著她的表情,你就知道她注定是吃這行的飯。

頗喜歡這部戲,兩個角色設定之間的強烈對比使這段似是而非的關係更加有趣,既似父女,又像情人。爆破中有細膩的交雜,不錯不錯!


20121104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我的兒子是惡魔)


一套很好看的電影!

這是一個有關一名「惡魔」的故事。Kevin 是 Eva 和 Franklin 的長子,第一次為人父母,Eva 在心理上還未完全準備成為一個媽媽,卻同時要面對時時跟她對著幹的兒子。在強褓時代已經哭個不停,孩提時故意不說話不學習控制大小便,完全不接受Eva  的關懷外,甚至特意說不同的說話去挑釁她--可惜的是,Eva 完全得不到先生的支持。Kevin 長大成一名青少年後,那種毫無同情心兼具破壞性的行為更逐漸變得可怕,而最終極的就是他精心策劃的校園大屠殺,亦且用同樣殘忍的手段殺死他的爸和妹。Kevin 因此被判牢,而一夜之間,Eva 亦成了全市人民的發洩對象--被唾罵被侮辱。而她可以做的,就只有獨自默默承受。

這劇本是以倒敍和插敍的方法去寫。其中一條線就是描繪現在的 Eva 的生活--孤獨,潦倒;而另一條線就是展敍自從她的兒子 Kevin 出生後的日子。鏡頭是不同在兩段時空中來回,只要比較留心一點就應該不會 lose track。這種雙軌進行的手法,能夠帶出 Eva 在Kevin大屠殺前和之後強烈的對比--由以往一個知名的旅遊作家變為今時今日有如過街老鼠的生活,當中的衝擊能令觀眾更投入 Eva 的感受。

編劇寫得好,導演的拍攝手法也十分出色,當中用到很多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令人聯想到血腥和暴力,彷彿為Kevin 的殘暴血案鋪路。配樂也很特別,當中最深刻的是用到著名的中樂<十面埋伏>(不是陳奕迅那首,OK?),那急速的琵琶聲伴奏著 Eva 和童年 Kevin 中那充滿張力的關係,簡直是完美的配搭!不能一一詳述導演的功力,但的確是勁!

編導好,演員同樣也是一流。最初看 Poster,覺得演母親 Eva 的 Tilda Swinton 樣子怪怪的,但看畢此戲更覺得就是她這張臉孔,使得 Eva 的性格更立體。演技當然好得沒話說。演 Kevin 青年的 Ezra Miller,就是在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中的 Patrick,只有19歲的他應該前途無可限量!因為他演得實在好!特別是分別看過他演出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都同樣能夠準確地帶出角色的精髓,希望在將來的日子可再看到他的戲。噢,還有一個驚喜的是演 Kevin 童年時代的那位小朋友,看樣子最多只有8-9歲,但為什麼竟然能成功地演出一個魔鬼般的小童呢!?

整個故事帶出一個問題:究竟是否有些人,真的人性本惡呢?好像 Kevin 般自小童起便活像個魔鬼呢?從電影看來, Kevin 應該是由童年時的一個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變成了長大後的一個大 Psychopathic/ 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他們缺乏同理心,以別人的痛苦為快樂,也不容易認錯及改過。性格障礙的成因還未有既定的答案,治療的方法也大概只有心理治療,但成效我也不太清楚。應付這類病人,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是當他們父母呢!

(又說多了)個人真心認為這是一部出色的電影,感謝細佬竟然在中大圖書館借來,讓我可以免費欣賞到。有興趣可以買碟來看啊!